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“限价”为何成为炒家的盛宴?

发表于2011-06-22
目前看来,“限价”解决了少数“炒家”市内的需求(买不起的总是买不起,保障房也照顾不到他们),促进更多“炒家”资本向东部海滨度假物业转移。

还是周末,水榭春天三期1300套开盘,起价1万9,均价2万1。从现场发回的照片来看,现场人山人海,超过了开发商及政府的预期:“4000人挤爆现场抢楼,成交金额高达20亿,创下深圳本年度开盘成交总额的最高纪录!”

最近与几位业内朋友交流,谈到最近楼市这些现象时,他们认为,这群人中潜伏着大量“炒家”,现在政府的不遗余力的“限价”,最终促成了“炒家”周末的美酒与晚餐。为什么会有这样观点呢?众所周知,CPI一直坚挺,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,5月份CPI同比上涨5.5%,创34个月来新高。

这个数据,加深的是中国先富起来阶层的危机感,他们唯恐一夜之后账面上的资金缩水。在这种环境下,有钱人最关注的是资产保值,通胀压力比来自官场和商场上生意的压力更大。从以往近6年在住宅的经验来看,这些人确实在房地产中寻求资产保值的过程中获得了理想回报。不少人士也坦言,把钱放在股市上的,没听说有赚的,放在房产上的,三四年时间,也能翻个两三倍。

    所谓“限价”,本质上是从政府层面合法合理地把先富阶层的资本往其他方向“调节”,而类似于“巽寮湾国际湾区”之类的度假产品,在商业物业范围内,不属于“限价”和“限购”的范畴。滨海度假物业在当前作为不受政策调控的限制,从这个角度来看,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的海滨度假物业,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渠道的匮乏与“炒家”之间的矛盾。

一些信息灵通,有远见卓识的开发商早几年就在海岸上做土地储备了,万科02年开发东海岸,不过是围绕住宅做文章,压根没想到搞点度假型物业,04年开发17英里,主打产品是住宅,销售策略上推的是度假产品,随后拿下大甲岛、双月湾是有先见之明的,我们可以发现,它的产品形态中,滨海度假物业的比例在放大。万科大梅沙万科总部大厦,与其说这是楼,不如说是有科技含量的滨海度假物业。

   合正做海岸线上的土地储备比万科要早。在万科双月湾、华侨城、中信等具有背景的企业高调地在深圳东部海岸线上圈地的时候,合正在他们下手之前,已低调把地拿下了(“巽寮湾国际湾区”地块)。作为民企的合正不敢高调拿地,否则会付出高昂的成本。我们很少在土地拍卖市场看到合正的身影,但它位于前海CLD的汇一城、位于龙华的原著、位于深圳东部海边的“巽寮湾国际湾区”三个项目一起推出,不得不让人对其“低调拿地,高调推销产品”的策略表示惊讶!

万科、合正、碧桂园、北京金融街、富力、世茂几家企业的海滨度假物业在这近似的时间结点推出,这正是这些开发商盯上了“度假物业将成为未来两年的潮流”这一趋势。代表商人和富裕阶层的王功权一个月前私奔,于是有策划者把有人把类似“巽寮湾国际湾区”暗喻为富人的私奔地。从资本流向趋势和度假物业的形态设计来看,或许可以这样预言,未来“炒家”的周末一定在海边。

发表于2011-06-22
发表于2011-06-22
发表于2011-06-22
发表于2011-06-22
发表于2011-06-22
发表于2011-06-22
上一页|1|
/1页